八百壮士真实历史:八百壮士真实历史死了多少人?

2020-10-15 14:33:14

日本投降后,有少部分孤军士兵回到了重庆,据说有9人。由南洋做苦工的36人回到了上海。后又陆续有孤军士兵聚集到上海,达百余人。此时的八百壮士,历经八年的摧残,能侥幸活下来已经十分不易,至于工作生活,则大都无着无落。在这方面,谢晋元夫人凌维诚女士,利用自身的影响做了很多的好事,比如托人帮助安排部分人的工作、接济部分人的生活、供给部分人的回家路费等等。

不知道为什么文艺作品都要刻意回避这些曾经为中国人大长了志气的壮士们的苦难结局。

六、关于谢晋元的留守

谢晋元是广东蕉岭人,黄埔四期毕业,淞沪开战时,先任262旅参谋主任,后接替负伤离职的前任黄永淮任524团中校团附。

查当年国军编制,除骑兵旅外,步兵旅、炮兵旅、独立旅均不设参谋长,只有一个中校参谋负参谋长之责。但在运作中,经常出现旅参谋主任一称,有些独立旅还有参谋长之称。到底是明确的职务还是仅作为变通的称呼,待考。这里权且认作参谋主任。

有人可能不解,由旅参谋主任到团附,这不是降职了吗?不不,旧军队的参谋长不像今天我军这样,它的编制职衔比较低。一般来说,军的参谋长低于师长,和旅长平级;师的参谋长低于旅长,和团长平级或略高;旅的参谋主任低于团长,和营长平级或略高。旅的参谋主任和中校团附相比,差不多,可看作等同或略低。也就是说,谢晋元由旅的参谋主任调任中校团附算不算升职不好说,但绝对不是降级。

在踞守四行仓库时,已经出现了谢团长一称,但谢晋元真的被任命为团长,是在撤入租界后。有说就在孤军撤入租界的当天,也就是10月31日,蒋介石中央明令晋升谢晋元为上校团长,晋升上官志标为中校团附,晋升雷雄为营长。原营长杨瑞符此时已因伤离队。

有文章为了拔高谢晋元的英雄形象,说师长布置任务时,谁都不想留下,只有谢晋元主动站了出来,这是错误的。谢晋元、杨瑞符等都是临危受命,事先并不知道,也没有所谓的开会商讨留守人选那么回事儿,时间也不允许。

另外,在整个淞沪战役期间,可以说是国军抗战中士气最高的时期。不论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官兵们都是前仆后继,争先恐后,包括刚刚补入的新兵,也都是争着抢着要求上阵杀敌,中下级官兵中还极少出现贪生怕死畏缩不前的行为,说谁都不想留下牺牲,也不符当时的情况。

有两件小事,可以看出当时官兵的自觉牺牲精神。因为要一营留守四行仓库的命令来得很突然,26日晚11时作战命令下达,不容片刻停顿当晚就要全营进入仓库做好防御准备,而各连位置比较分散,那时的通信联络又只能靠传令兵,以至于当营长受领任务后,仓促间,其传令兵未能找到一连三排、三连和机枪连,命令未能传到。这几个单位也没能找到营长的指挥位置,看到大部队都在往苏州河南转进,便跟着别的部队一起行动。待到了27日早上,得知一营的任务是留下死守四行仓库后,即全部返回自觉归队。而因故短时离队的一连连长、营部医官和机枪连的一个排长,则是到了28日,才又自行进入四行仓库归队。明知留下就是牺牲,仍然义无反顾地主动归队,这事要是搁在1940年以后,就悬了。

国军在抗战中士气败落,是后来的事。

七、关于孙元良在八百壮士这件事儿上的表现

孙元良是八百壮士的直接上官,88师的师长。据其在回忆录中所称,在接到顾祝同转述蒋委员长要88师留在闸北死守的电话后,孙答:

“我不同意。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死一人,敌人也死一人,甚至我们死十人,敌人死一人,我就愿意留在闸北,死守上海。最可虑的是,我们孤立在这里,于激战之后,干部伤亡了,联络隔绝了,在组织解体,粮弹不继,混乱而无指挥的状态下,被敌军任意屠杀,那才不值,更不光荣啊!第八十八师的士气固然很高,并且表现了坚守闸北两个多月的战绩,但我们也经过五次的补充啊!新兵虽然一样忠勇爱国,但训练时间短,缺乏各自为战的技能——这是实际情况,所以我不同意。”

孙元良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好,已经有太多的文章在骂他。但一码归一码,在八百壮士留守四行仓库这件事儿上,我倒没看出他做得有什么不妥。不仅没有不妥,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反倒认为他比蒋介石、顾祝同等整得更明白。用他和他参谋长的话说,既然没准备打赢,而只是做出牺牲给友邦看,那么牺牲一个团和牺牲一个师没什么区别。我认为这话说的没错。

524团第一营集中踞守四行仓库,不是三战区的意思。按三战区的要求,是要这一个团分散配置,以连、以排甚至以班为单位开展游击战,在已经沦陷了的闸北敌后骚扰、迟滞敌军的进攻。88师则考虑到这些新兵,不管从思想上、组织上、军事技术上,从哪说都不适宜分散在敌后游击,故而没有按战区的要求做分散配置,而是选定建筑结构特别坚固的四行仓库,将全营做集中固守。我认为88师这么做也还是没错。当过兵的网友都知道,新兵和老兵的心理素质并不相同,新兵很怕分散,分散后往往六神无主,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何况在敌后打游击,也不是国民党军的特长。而利用公共租界对日军使用兵力和火力上的限制和四行仓库的坚固结构,将基本不具战场经验的数百新兵做集中固守,肯定比十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分散出去更能形成战斗力。

总而言之吧,不管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如何,从客观运用上看,我认为孙当时这一系列的处置是理性的,合乎实际的,不应该给予指责。至于在这之前和之后他的所作所为,那是另外一码事儿了。

用户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表情
发表评论
注: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哦,请文明发言!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